
林琬千老師將開設「電影配樂與管弦樂」、「音樂戲劇與歌劇」,讓同學從電影配樂、音樂戲劇入門,進入音樂殿堂;楊力州導演的「看的方法」則希望透過看紀錄片來建立觀點與拓展視野,並期望同學未來有機會拍攝紀錄片,甚至規劃策展;胡武勇老師將在風雩樓地下室成立「阿寶工作坊」,除了培訓「資源留用創意造物人」,將廢棄物改造成藝術品,也會不定期在政大校園內展出立體作品;李啟源導演則將邀請不同學習領域的同學,一起參與電影拍攝、擔任演員或是推廣宣傳等工作。相關課程說明已上網公告,歡迎至全校課程查詢系統查詢。
在課程安排之外,藝術家們也相當關心課程的推廣狀況,盼讓更多有興趣的學生可以選到課。與談人廣電系教授郭力昕特別指出,「駐校藝術家是來播下藝術種子的,效果並非立即可見」,因此對於課程的要求應走向「質化」而非「量化」,讓駐校藝術家們能夠盡情發揮藝術的感染力。郭力昕也強調,駐校藝術家必須要在一年內深入了解政大,才能夠讓合作產生意義。廣告系教授陳文玲認為,校方必須讓全校師生都知道「駐校藝術家來了!」,並非只是讓他們開課就好,「要先讓同學們充分感受藝術家們的丰采,再讓他們在政大生根。」
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幼慧表示,藝術家們所開設的課程都屬於活動導向的通識課,需要學生相當高的參與度,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非常重要的。陳幼慧希望經由與駐校藝術家的合作,能夠發掘政大學生的潛力,進一步找到政大將來在藝術領域可能發展的方向,再為發展「藝術學程」、「藝術學院」作更長遠的規劃。
